青岛小麦意向播种350余万亩正有序推进
今年9月以来的持续阴雨,导致秋收秋种面临严峻挑战。青岛市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打出组合拳。青岛市委、市政府建立四级帮包机制,确保责任到人;财政、金融等部门协同发力,统筹1357万元应急救灾资金,开通保险理赔绿色通道。农机调度成为关键,全市紧急调集37台履带式收割机
今年9月以来的持续阴雨,导致秋收秋种面临严峻挑战。青岛市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打出组合拳。青岛市委、市政府建立四级帮包机制,确保责任到人;财政、金融等部门协同发力,统筹1357万元应急救灾资金,开通保险理赔绿色通道。农机调度成为关键,全市紧急调集37台履带式收割机
在邵庄镇的农田里,农户正在收割玉米。10月26日下午2时,在青州市邵庄镇神旺村贾华强的玉米田里,3台履带式收获机正在繁忙作业,割穗、脱粒、装车等一气呵成。随着最后一车玉米装进采购商的货车,该市总面积25.56万亩的秋粮收获工作也全面告捷。10月份以来,青州市遭
10月22日,大石头镇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玉米收获机、拖拉机在金黄的田垄间穿梭,机器轰鸣声奏响秋收“交响曲”。敦化市农业机械管理总站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调研秋收农机作业情况,与农机经营主体面对面交流,收集农业机械化助力秋收的实效反馈。
为最大程度降低气象因素对秋收进度的影响,全市各级农业部门提前谋划部署,抢抓晴好天气窗口期,及时开展作物收割作业,全力保障秋收工作有序推进,确保颗粒归仓。目前,全市秋收基本结束,秋粮生产大局总体稳定。
10月26日,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以下简称国际农机展)在湖北武汉开幕,主题为“创新开放赋能农业装备,科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本届展会吸引全球约2500多家参展企业与20万人次专业观众齐聚,在政策对接、市场破局与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中,勾勒中国农
秋兰飘香,穰穰满家,黄鹤楼下,江城潮涌。10月26日,由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共同主办的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以下简称“2025国际农机展”),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
实习生陈卓 布阿依谢姆 刘思思 记者赫巍利报道 10月18日,在苏家屯区陈相街道英守村,一台台大型收割机开足马力,穿梭于玉米地中。在隆隆的轰鸣声中,李大发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李奥大声地欢呼道:“自从有它的帮忙,粮食一定颗粒归仓!”
眼下,五莲县益农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3000多亩玉米进入收获季。合作社通过协同作业模式,全力应对阴雨天气,确保玉米应收尽收。
黑龙江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韩雪松在主旨发布中,将全省工信系统着力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奋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走深走实,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坚实物质技术保障和支撑归纳为“六个新”。
寒露过后,三秦大地本该是晒场满粮的繁忙景象,然而2025年的华西秋雨却格外“缠绵”,成为1961年以来陕西第二强连阴雨。在这个特殊的世界粮食日,保障粮食安全的意义显得尤为具体而紧迫。
10月16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上了解到,“十四五”以来,全省工信系统围绕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发展在质效、创新、开放等多方面取得突破,呈现“六个新”亮点
连日来,彬州市北极镇抢抓降雨间歇有利时机,立足“提早谋划”、“机收减损”、“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矛盾化解”、“秸秆禁烧”,与天争时,雨口夺粮,全力抢收、抢烘、抢晒、抢种,减灾减损,用实际行动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一场秋雨一场寒,连绵的阴雨却让山东农民伤透了脑筋。秋天本是丰收之季,但对山东农户而言,今年秋天除了瑟瑟秋风带来的寒意,也多了些绵绵秋雨的“烦恼”:9月份以来,山东全省平均降水量312.5毫米,较往年同期偏多238.1毫米,增幅高达320%。
受9月以来持续降雨影响,印台区土壤含水量普遍偏高,墒情已处于过饱和状态,秋收腾茬有所滞后,小麦秋播进度比常年明显偏慢,这给培育冬前壮苗、夯实明年夏粮丰收基础带来了一定影响。现制定全区抗秋淋小麦晚播技术指导意见,并公布粮食烘干、履带式玉米收获机服务点信息,最大程
省农业农村厅要求摸清应急机具底数,各市(区)要迅速开展履带式玉米收获机、小麦播种机、粮食烘干机具设备的全面摸排,掌握本区域内在用机具数量、机主联系方式、作业价格等,以及烘干中心(点)地址、数量和烘干能力,利用新媒体手段广而告之,让广大农民群众知晓。
三秋时节,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邓庄镇积极应对连阴雨天气造成农田涝渍等不利因素,聚焦“收、烘、藏、售、种”全链条环节,组织调度玉米收割机、粮食烘干机、小麦播种机等130余台农业机械,持续开展抢收抢烘抢种“三秋”生产各项工作,确保全镇4.2万亩玉米尽早收获归仓,冬小
据了解,9月以来,陕西出现6轮大范围降雨天气过程,截至目前,全省平均降水量336.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6倍,为1961年以来第2多,仅次于2021年。
现在正值“三秋”关键期,但近期持续的降雨天气,让农田积水、玉米发芽霉变的风险激增,对秋季作物的收获及晾晒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如何从雨中抢回丰收?
“玉米泡在地里,再收不上来就要发芽了!”近日,面对连绵阴雨,济宁市兖州区酒仙桥街道河头村的种粮大户李成心急如焚。酒仙桥街道迅速响应,多方协调,从外地调配5台专业履带式收割机投入抢收。
眼下正值齐鲁大地秋收关键期,面对连日来的雨水降温天气给秋粮收割、晾晒和储存带来严峻挑战,山东各地立足“抢”字当头,一台台履带式收割机不惧泥泞来回穿梭、如履平地、大显身手;金黄的玉米穗通过传送带装入拖拉机,直奔烘干厂……从政策护航到田间驰援,从保秋收颗粒归仓到稳